某三甲醫院擁有3個院區(總院、東院、西院),總面積28萬平方米,日均人流量超1.2萬人次。
原系統問題:
1、攝像頭數量不足(僅800臺),覆蓋盲區多,跨院區無法統一管理;
2、機房設備老化,存儲分散,數據無法跨院區調閱;
3、缺乏智能化分析能力,能耗高且擴展性差。
核心目標:
●建設覆蓋3個院區的1600+攝像頭高清監控網絡;
●構建“一中心雙備份”機房架構;
●實現10年可持續性運維(擴展性、節能性、易維護性)。
功能需求
1、三院區統一管理:總院集中控制,分院獨立運維;
2、重點區域:急診大廳、藥庫、手術室、新生兒病房、高壓氧艙等需4K+紅外+拾音;
3、機房建設:滿足PB級存儲,支持異地災備。
可持續性要求
1、設備選型:模塊化設計,支持未來5年AI功能擴展;
2、綠色節能:攝像頭支持POE供電,機房采用液冷技術降低PUE值;
3、運維成本:遠程診斷+預測性維護,降低人工巡檢頻率。
區域 | 攝像頭類型 | 數量 | 特殊要求 |
公共區域(大廳、走廊) | 4K廣角智能球機(帶人數統計) | 900臺 | 抗逆光,支持人流密度預警 |
重點科室(手術室、ICU) | 4K防爆攝像頭+拾音器 | 300臺 | 錄像加密,權限分級管理 |
周界及停車場 | 熱成像+激光夜視一體化攝像機 | 400臺 | 區域入侵報警聯動照明 |
●網絡設計:
1、三院區通過裸光纖專網互聯,帶寬≥10Gbps;
2、采用三層網絡架構(核心-匯聚-接入),核心交換機支持SDN(軟件定義網絡),按需分配帶寬。
●存儲方案:
1、總院機房:部署分布式存儲集群(裸容量≥6PB),支持橫向擴展;
2、東院/西院:各配置邊緣存儲節點,與總院實時同步關鍵數據;
3、冷數據自動歸檔至藍光存儲,降低能耗。
模塊 | 設計要點 | 可持續性技術 |
主數據中心(總院) | Tier 3標準,雙路UPS+柴油發電機 | 液冷機柜,PUE≤1.3 |
分院邊緣機房 | 模塊化微機房,支持快速部署 | 采用華為/戴爾等廠商的低碳服務器 |
災備中心 | 異地建設(距主中心≥50km),數據延遲<2s | 磁光電混合存儲,壽命長達50年 |
●基礎功能:三院區視頻統一檢索、人臉識別、車輛軌跡追蹤;
●擴展性設計:
1、預留AI算法接口,支持后續加載醫療場景專用模型(如跌倒檢測、醫療設備狀態監控);
2、開放API與醫院HIS系統對接,實現“醫鬧人員黑名單”實時聯動。
1、患者隱私區域(診室、病房)啟用動態馬賽克技術,非授權訪問自動模糊畫面;
2、通過等保三級認證,數據傳輸采用國密SM4加密。
●彈性擴展能力
1、攝像頭供電:POE++(IEEE 802.3bt)標準,單端口供電90W,支持未來升級8K攝像頭;
2、存儲架構:分布式集群可在線擴容,單集群支持擴展至100PB。
●綠色節能技術
1、機房:華為FusionModule智能微模塊,相比傳統機房節能40%;
2、設備:海康威視“深眸”系列攝像機,功耗降低30%。
●全生命周期管理
1、運維平臺:內置設備健康度監測,提前預警硬盤、電源故障;
2、舊設備利用:原有300臺標清攝像頭改造為物聯網感知終端(如消防通道占用監測)。
●實施周期
1、分三階段(總院→東院→西院),總工期6個月;
2、采用“5G臨時監控車”保障施工期間安全覆蓋。
●核心成果
1、三院區監控統一管理,調閱跨院區錄像時間<3秒;
2、機房能耗降低35%,存儲成本下降50%(冷熱數據分層);
3、通過AI預警避免12起潛在安全事件(如滯留可疑包裹、患者跌倒)。
本方案通過“統一規劃、分步實施、彈性擴展”的設計理念,解決多院區監控碎片化問題,同時以“綠色機房+智能運維”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,符合大型醫療機構對安全性、合規性、可持續性的核心訴求,為智慧醫院建設提供可復用的標桿案例。
項目咨詢電話:400660431
掃碼關注公眾號
版權所有:武漢安泰佳業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備案號:鄂ICP備18012519號-1 技術支持:易暢客營銷系統